导读:有人说:“当你感到人生艰难无望,那就去医院逛逛。”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,我们从这里出生,然后从这里死亡,从生到死这几十年里的很多人生转折,几乎都与这里紧密相连。在这里,你会发现,生老病死,是人生常态,酸甜苦辣,都是人生小事。
我是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一名护士,一名普普通通的医护工作者。当“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,奉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,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,履行‘保存生命、减轻痛苦、促进健康’的职责……”的誓言从口中宣出,戴上梦寐以求的燕帽时。我知道,我的人生已经注定和医院绑在一起了。
都说医院是冰冷的,但在我看来却也未必。这里有最凉薄的心,也有最温暖的情;有绝望的哭声,也有充满希望的笑容。
病房里的“干妈”
“大叔,这有2个柴鸡蛋,麻烦帮我蒸个鸡蛋羹。”
“又要给17床的孩子做辅食啊?”食堂大师傅接过鸡蛋问道。
“嘿嘿”护士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:“孩子小,吃不了大人的饭,您受累了。”
17床是一位特殊的病号,也是我院的一位老病号了。两年前,她因为癫痫病在我院就诊,经刘晓蕊主任的悉心治疗,病情一直控制的很稳定,后来在主任的科学指导下,还成功孕育了一名健康的宝宝,挽回了她的家庭。这次来复查,家中没人看孩子,无奈之下,只好带了宝宝一起来。
考虑到她的特殊需求,也怕孩子哭闹影响到其他患者休息,医院专门给她准备了靠里边的单间。
从她这次入院,我们护士站一下多了好几位“干妈”。妈妈输液,“干妈”抱;妈妈检查,“干妈”逗;今天这个“干妈”给个小玩具,明天那个“干妈”给袋零食;孩子在医院吃不到辅食,“干妈”专门去食堂麻烦大厨帮忙……
七天后,17床顺利出院,她抱着宝宝欢喜的和我们致谢告别,宝宝还亲了其中一位“干妈”的脸蛋儿。“干妈”们也准备了一兜零食,嘱咐17床回去的路上给孩子吃。
——纵使不舍,但更希望你能康健,给他更好的未来……
深夜偶遇暖男
有次值晚班,我去门诊楼拿东西,刚上二楼就听见有个女生一直在骂人,寻声过去,发现精神科的诊室还亮着灯。
一位穿着“时髦”的女生在诊室,情绪激动,对着手中电话骂骂咧咧。而王医生就坐在他旁边,一直守着她!
我把王医生喊出来一问才知:女孩患有精神分裂症,是在父亲陪同下前来看病的,挂的是下午的号。看完病,医生让女孩父亲去缴费拿药,但是费用没缴,女孩的父亲也不见了踪影。给他打电话,第一次还接,后来直接关机了。考虑到女孩的情绪一直不稳定,所以安排了专人看护她。
“现在都十点了,还要等到啥时候?”
“没办法,等吧!监护人联系不上,办不了入院手续,她这个状态,能去哪啊?去哪也不放心啊!”
——因为担心你,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从不敢懈怠。
你看的他是这样的,其实他是这样的!
“爷爷……”推开诊室们,囡囡(化名)兴奋的冲着杨红宣主任跑去,他温柔的抱起她,和囡囡妈妈交流着最近囡囡的情况。
在囡囡眼中,杨红宣主任是和蔼可亲的爷爷;在囡囡妈妈眼中,杨红宣主任更是她的“救世主”,自从跟着他治疗,3年了,囡囡的癫痫病一次都没再发作过。
“没架子”、“平易近人”、“谦逊和蔼”、“温柔”、“脾气好”、“没架子”是众多患者对杨红宣主任的一致评价。
然而在我们科里,大家背后里都喊他“大boss”,这么多主任里,他是最喜欢斥责人的,下级医生、护士们没少挨他的“骂”。同时,他也是最爱“为难”人的,每次查房,总会临时提问,来考验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每位患者疾病掌握的情况。
每次只要杨红宣主任来查房,我们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,生怕哪个小细节出错又挨骂。核对好的病例也会再核对好几遍。渐渐地我们发现,大家都形成了一种习惯,做好的事情总会再多核对几遍。
他总说“因为我们是医生,我们肩上担的有责任!我们就应该尽我们所能地帮助他们尽快减轻痛苦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!”
——我严谨一些,你们就会好的更快一些
医院里,每天都会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情,很平凡也很微不足道。我们是最普通的医护工作者,我们爱我们的岗位,也爱每一位患者。
多学科联合会诊